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羊盟沙龙
活动回顾 | 木结构建筑如何适应现代建筑理念?
发布时间:2019.04.04        查看次数:1031

4月25日,羊城设计联盟与加拿大木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应用”论坛在广州希尔顿酒店顺利举行。多位对木结构领域有所实践和领悟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木业专家,分别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围绕木结构建筑进行了演讲与交流。



本次论坛出席嘉宾有:加拿大驻广州领事馆副领事吴龙先生,羊城设计联盟会长、SPDG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盛宇宏先生,加拿大木业协会市场开发经理孙莉丽女士,Revery Architecture驻香港分公司执行董事甄孟仁先生,羊城设计联盟对外交流事务部主席、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彭勃先生,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商旅运营总经理程克容先生。论坛由ADARC香港思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丁劭恒先生主持。


羊城城设计联盟对外交流事务部副主席,ADARC香港思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丁劭恒先生


论坛伊始,加拿大驻广州领事馆副领事吴龙为本次论致辞,介绍了加拿大木材的在木结构建筑领域的优势及发展现状,并希望能通过本次论坛让大家对加拿大木材有着更深的了解。

 

加拿大驻广州领事馆副领事吴龙先生


羊城设计联盟会长、SPDG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盛宇宏先生在致辞中感谢加拿大驻广州领事馆和加拿大木业协会不遗余力地推动木材在中国的发展。


羊城设计联盟会长、SPDG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盛宇宏先生



论坛精华回顾



预制装配化的木结构建筑及其应用



孙莉丽,加拿大木业协会市场开发经理。


加拿大木业协会市场开发经理孙莉丽围绕“预制装配式的木结构建筑及应用”主题展开演讲,她提到加拿大木材自带装配式基因,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可评AAA级装配式建筑。


木材与其他的材质有着高度兼容的性能,因此孙莉丽提出一种可能,就是用混凝土来做楼板和柱子,用装配式木骨架组合墙体做外围护结构以及内隔墙,也就是装配式砼木混合结构、装配式钢木混合结构,于是有了“节能木墙”的出现。



玻璃幕墙用木制作效果更通透



甄孟仁reveryACHITECTURE驻香港分公司执行董事。


甄孟仁先生来自加拿大的Revery Architecture,从1999年就开始利用木材来做建筑材料。他从主题“木结构建筑设计——冲破极限”展开阐述,详细讲解了一个玻璃幕墙的项目。


素里中心城,加拿大卑诗省素里市


该玻璃幕墙使用了木来制作,而不是大家通常用的铝质,做出来的效果更为通透。使用的是用木条粘贴而成的木絮,制作成一个结构托住屋顶,继而在屋顶挂了一些玻璃,除去了窗花。



木材使建筑与人、自然有机融合


丁劭恒,羊城设计联盟对外交流事务部副主席,ADARC香港思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丁劭恒先生向大家分享了“木建筑的诗意美”主题演讲,演讲提及在佛山市新城区的一个小型公共建筑——一座链接自然村庄的人行天桥。


佛山新城荷岳路步行橋,广东省佛山市


这个项目不是纯木结构,而是钢材和木构的混合体,竖向的支撑是使用了木材夹着一个钢材的柱来加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选择木材是因为它的天然的质感,能够跟周边自然村落的宁静融为一体。“木材是一个非常温暖人心的材料,当你触摸的时候,你会有感动的感觉,它与生俱来就能使建筑与人、自然有机地融合。”



木结构建筑在长城饮马川项目的首次尝试


彭勃,羊城设计联盟对外交流事务部主席,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彭勃先生以“木结构建筑的首次尝试”为题,讲述了长城脚下饮马川中的“大地讲堂”项目。项目中的第一个节点是朝花夕拾生活馆,基本是用钢结构做的,为了快速施工,赶上开春销售的季节。


长城脚下饮马川


但是为了表达出人类最自然的生活状态,还是用了大量的本地的材料,其中包括木头、芦苇杆和当地河里的卵石等。木材做完结构以后自然形成的美感,非常温顺的截面的触摸感,就已经能够传达出一种温馨的感觉,不需要再多做任何事情了。



传统木结构的现代应用需融入周围环境


盛宇宏SPDG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总建筑师,羊城设计联盟会长。


盛宇宏先生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传承•启新——传统木结构的现代应用”的演讲,分享了阳朔河畔度假酒店项目。项目沿着遇龙河边建成,设计模仿桂北民居散落的村庄,将传统建筑中的斗拱穿斗、飞檐等中国化、地域化的建筑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陽朔河畔度假酒店,广西省桂林市


用地内有几十棵百年大树,这些树木姿态优美,在设计之初就决定保留原有的树木,将其融入新的建筑及环境中。



对谈环节观点回顾


演讲内容引人入胜,在场嘉宾听得意犹未尽。随后的对谈环节由丁劭恒先生主持,与五位嘉宾围绕“回顾历史-木建筑在中国的文化基因”、“认识当下-木建筑复兴的可能性”和“展望未来-木建材料、木建设计在国内市场推广、应用的未来期盼”三大主题展开深度讨论。

 


木建筑深根在中国文化数千年,历史悠久,盛宇宏回忆儿时经历说到:“我自己小的时候住的房子,就是一栋木建筑,在那个时代并不意识到它有多美……”直到后来学了建筑,受到了启发。作为现代的设计师,应对传统文化有所敬重、有所怀念的同时,不能够固步自封,要利用到新时代的新材料、新的生活方式,去亲近木建筑,实践木结构引用。

 


木建筑在当下是有可能复兴的,首先从木结构的技术看,可以通过计算达到用古老的木建筑来实现轻型的结果。再加上政策加持,国家这一两年提倡特色小镇,会有很多装配式的建筑出现,比如一些移动式的装配式的木屋,市场潜力非常大。



木材料使用方面最先考虑的是砍伐带来的资源问题,孙莉丽告诉我们加拿大砍伐时会砍一棵树的时候种三棵树,确保森林是可持续性的管理发展,有所选择地砍树。而对于木结构的未来应用,有人说到了竹结构,但由于竹的密度较高,重量比较大,结构受灾害可能性越大,所以的纯竹结构并不多,一般是竹木混合结构来替代。


本次论坛嘉宾合照




广州市空间设计协会 版权所有
扫码关注我们